黑料网:[精品]乳化沥青封层施工工艺
乳化沥青封层工艺 2011-4-19 路面封层的功能能够概括为四个方面:首先,它可以封闭某一层并起到保持水分和防水的效果;其次,它能够实现基层和沥青表面层之间的有效过渡和连接;再次,当路的某一层表面出现破坏、离析或松散的情况时,它可以进行加固和补强;最后,在沥青面层铺设之前,它能够临时开放基层交通,避免基层因为天气状况(比如多雨、越冬等)或车辆作用而遭到损坏。封层包含上层和下层两种类型。根据施工方式,可以使用混合法或铺设法的单层表面处理,也可以使用乳化沥青稀浆进行封层。对于热喷沥青、煤沥青或热喷改性沥青,喷洒时石油沥青的温度需要在130℃到170℃之间。煤沥青的温度宜控制在80℃到120℃,最好采用沥青喷洒设备和集粒撒布设备协同作业。集料规格需遵循设计要求,其余施工方式与乳化改性沥青施工方式相同。乳化改性沥青下封层施工工艺流程包括,乳化改性沥青下封层施工操作要点包括,乳化沥青的制备涉及,改性乳化沥青是采用乳液状高分子聚合物对乳化沥青进行改性而得,或是以高分子聚合物改性沥青进行乳化所形成的产品。沥青乳液种类需依据骨料种类及施工环境确定。阳离子型乳液适用于各类骨料,包括碱性石料。乳液的水化速率和粘稠度须根据施工工艺挑选。制备乳液时,基质沥青和乳化剂的选用须符合设计规范。采用双重热拌工艺生产乳液。将乳化剂溶解在适量水中,接着放入胶乳和稳定剂,然后调整到合适的 pH 值,最后把混合液体加热到特定温度;与此同时,把沥青加热到某个温度(这个温度需通过试验根据基质沥青和乳化剂确定,通常不超过 180℃),按照批准的设计比例确定的油水比例加入上述乳化剂液体中,通过胶体磨高速搅拌直至形成均匀的沥青乳液。乳化沥青适合存放在垂直容器里, 需要持续进行适度的混合, 存放时间以不出现分层、 不结冰、 不失去乳化状态为准。 2.2 乳化改性沥青撒布作业时, 对于封层施工采用乳化改性沥青进行表面处理, 通过配备中央控制系统的全自动化沥青喷洒设备来实施, 确保喷洒的沥青数量和作业质量。常温环境下进行撒布操作,封层乳化沥青的用量范围是每平方米一公斤到每平方米一点二公斤。操作时,稳定撒布车的行驶速度需要确保喷洒量准确,喷油管要垂直于路面并且保持合适的高度,要求撒布过程均匀,不能出现漏喷或堆积现象。封层材料撒完之后,要使用全自动碎石撒布设备来铺设规定尺寸的三毫米到五毫米的石料。喷洒封层油时,需要在洒布车喷油管末端加装遮挡铁皮,或者用塑料薄膜覆盖硬路肩、路缘石、护栏柱等构造物,目的是防止它们被沥青弄脏。沥青铺设时需注意这些方面:铺设前要仔细清理并干燥基层表面;作业中若遇降雨,须待基层完全干燥后再进行铺设;铺设时摊铺机要匀速前进,保证材料分布均匀;铺设期间要关注接缝的处理,特别是横向与纵向接缝。横向连接部位施工:后续作业时,每回处理横向连接部位前,需用油毡或土工布等材料遮盖已铺设部分,再展开撒布工作。纵向连接部位施工:二次铺设时,纵向区域与前次铺设的沥青层应有适量重合。重合幅度通常等于邻近两个喷头间的距离。务必确保最外侧喷头与连接处边缘位于同一位置上。沥青乳化剂喷洒之后,为了保护沥青层不被破坏,同时为铺路机创造作业条件,需要用自动碎石撒布车来散布石渣,散布量初步设定为七立方米,每平方米一千分之一,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会根据具体状况进行调节,确保覆盖程度达到大约百分之七十的要求。操作车辆时需反向行驶, 速度保持恒定, 保障散落分布均衡,整体效果良好, 一旦出现散落不均或堆积现象, 必须迅速采取补救措施。 沥青散落的范围须与石屑散布的效率相协调, 防止沥青与石屑散布之间存在过多时间差。 散落碎石时需注意, 乳化沥青散布结束后, 石屑散布设备应立即开始集料散落, 这样才能确保沥青和集料之间牢固结合。石灰岩石料颗粒大小介于三毫米到五毫米之间,这种石子通常按照每平方米七千克到九千克的范围进行散布。在散布石子时,必须确保分布均衡,需要管理好散布车辆在启动和交接环节的操作,避免出现遗漏或堆积的情况。一旦发现此类问题,应当立刻动用人工进行纠正。碎石撒布之后,要借助 20 吨胶轮压路机进行碾压,完成两次作业,目的是确保石料和乳化改性沥青能够紧密地粘结在一起,并且嵌挤得非常牢固。碾压的过程中,必须留意不能在碾压的表面上进行调头,也不能急刹车,以免造成不良影响。